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都市言情>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第159章 内功发源,江湖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内功发源,江湖人(1 / 2)

第159章 内功发源,江湖人

楚天舒当时心中的感受,是很神奇的。

从小到大,他一直都听说,通灵开窍的比例,远比拳师开窍的比例低。

之前穿越过去的世界里,基本也是这种情况。

但是当前这方天地,内功是主流。

如果练内功的都是通灵开窍,那这个世界,通灵人简直泛滥成灾。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大家并不是自己想伪装成武者,他们是真把自己当成武者的。

他们施展不出法术,他们多半也没有见过鬼怪。

甚至,楚天舒亲自和妙凡交手的时候,都没有觉得对方的内力有什么特殊之处。

就跟老家那边,人们练出来的内力,感觉差不多。

他们是在通灵开窍之后,就拐了个大弯,把自己拐进了内力武者的路子上。

不过,老家那边的内功,大致可以算是“炼精化气”。

而这个世界的内功特色,应该算是“练神化气”了。

楚天舒翻阅了南少林很多古老藏书,大致摸索出一条线索。

可能很久之前,此方先人踏入修行之际,大多入的是通灵开窍的途径。

也是自然而然,顺着养出念力那条路子走的。

他们可以展现出法术神通一样奇妙的能力,但凡是走这条路子的人,都活不长久,喜怒无常。

他们的情绪容易大起大落,易癫狂,也易消沉,明明享有世人的崇拜,自杀者却屡见不鲜。

活得稍长些的,又更容易陷入幻觉,出现呆滞、谵妄。

人们不断的寻找出路,终于摸索出了在开窍之后,立刻培养气感的手段。

不去追求法术的奇妙玄奥,只专心于在体内流转的“气”。

如此流传下来,后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培养念力了。

他们都早在养出念力之前,已经养出了内气。

楚天舒了解这些东西之后,不免想到曾经困住自己的烟霞界层。

以他入界时的修为,都感受到巨大压力,险些被暗流卷走。

功底浅薄的通灵人,只怕很容易被污染失常。

他们在本土成长,就算有加深念力的机会,污染也如影随形,确实是一条险路。

本土通灵开窍比例这么高,应该受益于那烟霞界层的存在。

同样是因为烟霞界层,让大家走上了“练神化气”的路子。

内功不像念力那样敏感,就算在功底浅薄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受到多少影响。

楚天舒弄清这些事情后,就想到自己的《秘祝法》。

假如能把《秘祝法》后面,多续上半本,讲究如何把念力化成内功,应该也可算成武功吧。

等日后攒好素材,就能把这个推演一遍。

到时候前半部分,主讲念力的内容,也如同得到最好的师长教导一样,修炼起来,会详实顺遂得多。

更能够使精气神三者,都得以贯连,让自己的念力修持,不再独立于武道之外。

让以前的修炼成果,得以直接继承、发扬。

金刚定,垂天功,法,悉具自足。

但是,南少林的功法,立意潜力不够高,又只讲了通灵之后怎么练内力。

当世武人,并不知道,怎么在有了念力之后,仍可转化成内功。

楚天舒就算读遍南少林内功,和《秘祝》拼凑到一起,中间也无法衔接起来。

这个就只能靠自己来办了。

来日势力壮大后,可以设法搜集别派秘籍。

而最近,他把《垂天神功》的入门篇,传授给了少林这些练硬功的人。

因为自身情况复杂,不适合用来对比。

他准备看看一般人炼精化气,培养出内力时,跟其他武僧里面“练神化气”刚养出内力的状态,有多少差异。

借此来找出“练神化气”的真正关窍,加以推敲。

“阿弥陀佛。”

妙高和尚有点惭愧,“居士,那神功入门篇,我等都还未修出什么成效。”

楚天舒狐疑道:“别人也就罢了,两位妙字辈大师,都还未修出气感吗”

两个老和尚对视一眼,都面带苦色,摇了摇头。

妙积说道:“我等思来想去,觉得难以入门,倒也不仅是资质所限。这神功篇章,只在入门阶段,已颇为艰涩深奥,且立意极高,使人感觉到诸多道家玄理的韵味。”

“我等俱是佛门子弟,知见皆异,实在难以领会。”

楚天舒怔了怔。

他的功法经令牌推演后,宛如有顶级名师传授,而且就算没有令牌,他自小修行,也没有什么门户之见。

毕竟《鬼门巫医》里面,杂七杂八,道家医术,佛家医术都有,还有一些说不清何方教派的针咒之术。

巫医注解,讲究的就是一个“有用的先记下来”。

至于到底是怎么产生效果的,到底哪家理念正确程度更高。

先别管,把人救了就行。

别的……相信后人智慧吧。

巫医这一大系,发展繁杂迟缓,始终属于旁门,出不了名门,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高的凝聚力,没有整理出一条颠扑不破的脉络。

但这也让他们,不会迷信于任何时代的技术理念。

可谓是门户之见最浅的一系。

“还有这种因素啊。”

楚天舒沉吟片刻,“行,等我想办法改改,别的拳法练得怎么样”

一说到这个,和尚们可就来劲了。

看大家的神情,恨不得都给楚天舒演练一遍。

那么多光头攒动,踊跃积极的模样,让整个练武场,都更亮堂了几分。

“那闯少林拳架中,好几路拳架,众僧都练得沉浸其中。”

还是妙高力压众声,“贫僧不才,不但对那几路拳架练得颇熟,对仙人劲,也有了几分眉目。”

他走向大缸,口中说话。

“正所谓,抽坎填离,铅汞相抱,比喻心肾刚柔之力,积柔成圆。”

妙高伸出手掌,五指运动,掌心泛起嫣红,在大水缸外一抹而过。

水缸忽的一声嗡鸣,内部的泉水,居然旋转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