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觉得后世的练兵之法真的适合咱们大明?”
回去的路上,朱标还对刚才看到的那些视频,有些难以置信。
大明,真的能打造出那样强大的军队吗?
老朱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有啥不适合的,后世之人是一人一个脑袋一双手,难道咱们大明百姓就不一个脑袋一双手了?”
“其实,你要这样想。”
“咱们大明打仗,火器为辅,肉搏为主,大明士兵在力量,耐力,体力上,可以说比后世那些兵卒还要强。”
“只要训练得当,咱有信心,咱们大明的士兵不比后世的弱!”
尽管老朱说得信心满满,朱标还是不太相信。
光是那坚毅的目光,那精气神,都不是短时间能训练得出来的。
“那小子说,买的练兵书籍明天能到,明日你记得过去拿。”
老朱想了想,又叮嘱道:“还有,上次朝会给兵部说了要进行军队改革,你得好好盯盯,军权乃是重中之重,千万马虎不得!”
“还有,等练兵之法拿到手以后,你亲自去军中组建一支新军训练,哪怕你不带兵打仗,也要在军中拥有威望!”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
两人刚回到御书房,就听人禀报,说宋濂求见。
老朱挥手,让人把宋濂给带了进来。
宋濂恭恭敬敬的给老朱还有朱标行了一礼:“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老朱淡淡的问了一句:“宋学士,可是雄英那小子又惹祸了?”
洪武九年,老朱封宋濂为翰林学士承旨(官职),洪武十年宋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洪武十一年又被返聘回来教导雄英,他的官职一直没有被取消。
不过,虽然宋濂官职还在,但他除了教导长孙殿下以外,不过问朝中之事。
人老,就越懂得趋利避害。
老朱也喜欢像宋濂这种懂得明哲保身,辞官让权之人。
若是不这样,上次胡惟庸之事,别说宋濂孙子儿子能保住性命,就连这老家伙也会被自己给砍了。
宋濂摇了摇头:“殿下聪慧,乃是老臣见过最聪明的孩子,并且最近一段时间,殿下在课堂上的表现良好,而且还帮老臣维持课堂纪律,监督其他学子的学业。像个小大人一样。”
听到宋濂夸奖朱雄英,老朱忍不住得意的笑出声来。
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老师夸奖自己家的孩子?
宋濂继续说道:“老臣此处前来,是想跟陛下商议,看能不能在城中建立学堂,教授新学?”
老朱一怔:“新学?”
朱标在旁解释道:“雄英把我书房那本《十万个为什么》偷偷拿给了恩师,恩师又学习了拼音识字。”
“恩师把拼音还有三字经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小知识编辑成册,做成了给幼童启蒙的书籍。”
老朱闻言,给宋濂投去一个大大的赞许。
“不仅如此。”宋濂又给老朱行了一礼:“老臣跟研究院那三十二名学子有过交流。”
“通过他们,老臣才发现,这万事万物都是一门学问,如果在继续只学习四书五经,拒绝这些新学……”
“老臣觉得,未来学子们,完全就跟不上大明的发展。”
“那时,大明会缺少许多能胜任各种岗位的人才,会拖累大明发展的步伐。”
“与其未来缺人才,还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培养。”
“所以,老臣才会贸然前来,请求陛下能在城中开办学堂,教人新学!”
老朱颔首道:“爱卿说得不错,大明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需要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