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第1317章 磨刀霍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7章 磨刀霍霍(1 / 2)

第1317章 磨刀霍霍

鸿途客车订单量大增,这是钢城汽车厂没有预料到的,李学武也是一样。

之所以把产能控制在每个月交付6台,就是觉得这台车的受众有限。

你想吧,这年月一台212吉普车也才三万多块钱,钢城汽车给鸿途客车开价8万到13万。

从去年7月份红星厂送给周先生第一台鸿途金标客车以来订单量增长确实可控。

月交付3台的情况下,未完成订单量基本上保持在3个月以内。

也就是说每一次交付,手里都会有9台车的订单,特种车辆制备厂发展的不慌不忙。

今年的6月份,钢城汽车考虑到订单量有所增加,便上报扩充产能至6台,整整翻了一倍。

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特种车辆制备厂产能翻倍的时候,订单量却翻了三倍不止。

订单的主要来源分别是联合企业、府办中办、部办委办,以及各外事馆和外企。

如果产能不变的前提下,现有订单已经够特种车辆制备厂忙到明年3月份去了。

而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在催了,希望能尽快拿到现车。

这台车有如何的魔力,能让这么多单位趋之若鹜,疯狂追求

李学武思考过,无非是两个原因: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红星钢铁集团汽车工业总设计师是谁

有人说是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总设计师王志,但大家都知道,看职务是不作数的。

前后参与了多款摩托车和汽车设计工作的集团秘书长李学武才是大家公认的总设计师。

为什么

明明没有设计能力,更没有相关的设计经验,李学武为啥会被这些技术人员所追捧

道理很简单,按照秘书长所提意见设计的汽车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在,都承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你说内部市场没得选,狗设计的汽车都能卖脱销,那对外贸易呢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红星羚羊汽车出口超过了3万台,彗星摩托车出口了超过10万台。

一七厂也不敢说有这样的数据吧,红星钢铁集团汽车工业真的在吊打全国同行业了。

在这份成绩单上,外人可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会当笑话听。

但是,设计和研发部门确实认真听取了秘书长李学武的意见,这才有了疯狂抢占市场的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在开发鸿途汽车的时候,李学武就接连否了不下十六个外观设计稿件。

他给出了几个设计要求:大气,沉稳,高档,简洁。

尤其是色彩不宜艳丽,整体外观要巧用支线和曲线,尤其要注意风阻的设计规范。

前前后后修改了超过三十几个版本,终于让秘书长满意了,这才有了今天鸿途的成功。

早在这个项目立项的时候,李学武就曾经断言过,这台车会越卖越好,越卖越多。

这也是回答了当时的一些质疑,大家普遍觉得这样华贵的汽车缺乏必要的市场。

现在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从订单来源上看,省办的采购量在增加,尤其是北方各省,前期订购一台的,纷纷后悔当初为什么太谨慎了,这一次加购都超过了3台。

四套班子各得有一台备用吧,省里采购了,使用了,市里也看出了这台车的好。

特别考虑到了这年月公路的状况不佳,鸿途汽车的底盘是经过调校和升级的,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路况。

真要把调研考察的领导撂在了路上,这台车的名声也就毁了。

你要说鸿途做的这么好,订单量这么多,这个项目赚钱了吗

很遗憾,李学武是能看见财务状况的,特种车辆制备厂没有盈利,反而在亏损状态。

就算鸿途客车卖出了平均10万元的售价,可从整体上来说,工期长、手工作业、技术要求高等情况,造成了相关项目无法盈利的尴尬状况。

特种车辆制备厂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这其中就包括信号灯信息指挥车、草原虎轻甲巡逻车、剑齿虎重甲执勤车、金刚消防挖掘车、蓝海消防水炮车、9座宏运救护车等等。

现在最烧钱的还不是这些已经投产运营的项目,而是被李学武寄予厚望,圈钱无数的坦途汽车,以及陆地巡洋舰。

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特种车辆制备厂的每生产一台产品都要亏损,那为什么还要经营呢

后世有人也就这个问题问过雷总,他自己也说小米每卖出一台宿妻都是亏钱的。

雷总的宿妻是怎么亏的李学武不知道,但他支持特种车辆制备厂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有些产品不能单纯地以是否盈利为评判优劣的标准,特种车辆制备厂的一些产品本身就是该行业和领域的标准。

这个道理一些人可能不懂。

换个说法,现在特种车辆制备厂的部分产品还处于半流水线半手工作业的现状,很大原因是缺乏足够大的市场潜力。

但这并不妨碍红星汽车在各个专业领域圈地,树立品牌和行业标准。

一旦市场培养起来,首先受益的一定是红星汽车,半手工作业随时都能转化为流水线作业。

所以,一些项目看似赔钱,实则是养精蓄锐,打磨技术,以待时机。

特种车辆制备厂还承担着车辆工程研究所的实验和测试功能,更能从实践的角度给研发部门以反馈。

在产品属性日趋成熟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投产和上马。

近期钢城汽车有看到鸿途项目的发展,便萌生了加速研发小型客车的工作。

在7座宏运面包车逐渐畅销的基础上,研发和探索9座宏运客车的更多可能性。

既然9座宏运能开发出救护车的功能,那为什么不能兼顾鸿途客车的舒适属性呢

这个意见可不是李学武提出来的,纯粹是车研所那些大学生们想出来的。

真得说路划好了,谁都知道怎么走。

李学武看到项目计划书的时候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商务车的路子嘛。

后世就有7座商务车和9座商务车,李学武并没有对项目规划指手画脚,只是多填了一个意见:要研究9座商务车,也可以研究7座商务车。

开天眼的李学武就是红星钢铁集团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保障。

——

“集团的三批次公务用车采购申请到你那了吧,有什么意见没有。”

李怀德下楼吃午饭,见到李学武从办公室里出来,便招手一起往楼下走了。

路上他扯了几句,便问到了这个情况。

李学武迟疑了一下,试着问道:“增加两台鸿途没有问题,采购魔都轿车是为了……”

“嗯,我就知道你会有所疑问。”李怀德点点头,一边下楼一边解释道:“辽东三个工业区,连带着津门以及京城,都需要高级轿车。”

“你此前跟我提过,想要再等等。”他看向李学武笑了笑,问道:“我看咱们厂的汽车工业暂时还达不到轿车的设计和研发水准吧。”

“二汽那边已经立项了。”李学武道出了心里的想法,“古力同想要同咱们一起合作。”

“我知道,可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李怀德微微摇头否定道:“你可能不知道,付占东近期要动一动,二汽的项目会暂时搁置。”

“即便是没有这档子事,等他们的轿车设计生产出来,不也是猴年马月了。”

他看出了李学武的犹豫,主动拍了拍他的胳膊安慰道:“我明白,你对咱们厂的汽车工业是有感情的,对汽车工业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但有些事不能全知全占了,总得给别人一些活路。”

“魔都汽车来找您求饶了”

李学武听出了李怀德话里的意思,不见遗憾和懊恼,眉毛一挑,打趣道:“感受如何”

“哈哈哈哈——”李怀德大笑,看得出来,心情很好,“你呀,你呀,这嘴就是不饶人。”

爽朗的笑声过后,李怀德长出了一口气,讲道:“什么求饶不求饶的,车研所那边现在真能拿的出来研发和生产计划,我是不管不顾的。”

“但是吧,今年时间过半,有些项目和投资是该收一收了。”他用手背轻轻拍了拍李学武的胸口,小声提醒道:“景副主任找我发火了。”

“财务状况堪忧,长期投资占用了太多的预算,今年的报告会很不好看。”

李怀德冲李学武眨了眨眼睛,无奈地说道:“你是知道她的,她要发火,我也没奈何。”

“我太知道了——”李学武扯了扯嘴角,故作淡漠地说道:“财务就是拴在业务脖子上的绳索,业务跑得快了,自然要紧一紧的。”

“哎——”李怀德拍了拍他的胳膊,虽然不愿意让他的抱怨,可还是没舍得说他什么。

“8月份了,距离年底还有四个月,是该扫尾和收拾的时候了。”

他迈步走进大厅,也没在意身边不时经过的职工,同李学武讲起了下半年的安排。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这边陆陆续续的有工程完工,轧钢厂和部分机关可以完成疏解了。”

李怀德手指虚点了几下,问道:“医院那边的情况如何,你了解吗”

“嗯,前天去看过,进度很快。”李学武介绍道:“厂医院这边最迟10月底就能完成全部搬迁,所有医疗救援队都能完成撤回和整编。”

“各科室在完成基础建设和整顿队伍之后,才会再根据实际情况派出支援队伍。”

“人事压力大不大”李怀德较为关心地问道:“那么大的医院支撑起来,人手一定需要很多吧”

“确实,劳服公司已经完成了前期的进驻和各项工作的适应调整。”李学武介绍道:“医务人员和设备管理这边,厂医院还能应付得过来。”

“这主要得力于自三年前开始,您对医疗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

他微微点头,肯定了李怀德曾经的决策,老李是真做了一些好事的。

时局维艰,在三年前老李能舍得拿出钱来建设医疗体系,不断地接收和招纳医务人员。

不得不说,他有魄力。

红星厂为什么敢建设如此庞大,科室齐全的综合型医院,一次性满足10万人的医疗需要,就是靠的这份信心。

红星厂的医疗救护力量一直处于超饱和的状态,人员多的用不过来,只能以支援队的形式,配给给各个分厂和分公司。

医生也是人,南丁格尔不是神,没有患者,时间长了他们的技术也就废了。

这一次联合医院组建,试营业期间不断地有志愿队规建,组建各科室。

虽然来这边就医的患者还很少,可正是需要这样的状态来让各科室慢慢地运转起来。

京城最大的综合型医院,从目前来看,也是医务工作者最多的医院,甚至可以说优秀医务工作者最多最全面的医院了。

红星广播最近一直在做相关的宣传,红星钢铁集团联合工业第一医院(京城院区)面向所有集团职工、联合单位职工、贸易单位职工及家属开放医疗优惠的政策。

普通市民也可以到这里就医,提供完备的医疗救治手续,支持相关的报销流程。

有了联合医院,厂医院是否还会保留

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了,今天在去吃饭的路上,李怀德同李学武两人又提起了。

别看厂医院的医生逐渐在往联合医院调动,但要知道联合医院和厂医院是两个性质。

红星厂医院是厂区的福利保障机构,厂职工就医是足额报销,只需要营养费和部分药费。

部分药费主要是报销清单以外的特殊药品或者进口药品,这方面厂职工都了解。

联合医院是集团创建,面向所有患者开放的营利型医疗机构,也可以看做是分公司。

就像联合学校一样,厂职工子女上学一样要缴纳学费、学杂费。

今年的四月份,红星钢铁集团委托联合储蓄银行,向全体职工和联合单位的职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多种保险服务。

目前还是自愿购买的状态,大部分厂职工还在观望状态。

但联合医院的组建和运营,彻底改变了医疗福利的结构,联合医院不提供免费医疗。

也就是说,厂职工在厂医院享受的全面医疗保障并没有带到联合医院。

所以,在组建联合医院以后,厂医院还在运营当中,只是会大幅度削减医疗力量。

发烧感冒肚子疼的都还好,厂医院领几片药,或者打点滴也就过去了。

手术一类的,或者是疑难杂症,厂医院会逐渐推荐职工患者前往联合医院进行救治。

而在联合医院,厂职工以及同红星钢铁集团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职工和家属都能享受到福利优惠政策,可也不是免费医疗政策。

这就是在引导厂职工和其他联合企业职工主动购买医疗保险,在联合医院,医疗保险才是主要的报销途径。

结合优惠福利政策,综合报销比例能达到90%,且这里的医疗资源更丰富,更先进。

兜这么大一个圈子,为什么要逼着厂职工从全面报销,转为保险核销

其实从厂职工的角度考虑,购买保险在联合医院就医,与原来的厂医院就医费相差无几。

红星厂医院的情况同其他企业单位的厂医院基本类似,都是部分专科还可以,整体表现一般。

不是哪个企业都有魄力,利用这个时间疯狂吸纳医疗资源和力量的。

招的进来,养不起。

厂职工虽然要自行购买医疗保险,但销售到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多出来的10%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各自心里都有一杆秤。

再一个,红星钢铁集团并没有完全取消厂医院的编制,只是会逐渐改制。

全面报销的制度还是会存在,只是能提供的医疗服务会削减。

削减到什么程度呢

李学武给出的意见是,厂医院会化整为零,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几个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建设社区医疗体系,来满足日常医疗需要。

也就是说,厂医院的工作职能和全面报销的福利体系会转移到社区诊所的身上。

体量更小,距离职工和家属更近,更有力地做好保护和服务工作。

回过头来看联合医院的建设和医疗保险的推动,红星钢铁集团是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全面医疗改制医疗保险,红星钢铁集团每年至少能节约几百万的医疗费。

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医疗支出和保险费用上缴组成。前文提到过,无论厂职工有没有就医,每年都要向总工会缴纳15%的保险费用的。

现在就是要打破这一制度,红星钢铁集团要利用联合医院的盈利,减少这一部分的支出。

变钱为省钱,为赚钱。

全四九城的医疗体系比一比,除了那几个特别的医疗服务机构,哪个能比得上联合医院。

协和、友好也是不成的。

老李在意的厂医院要疏解出去,联合储蓄银行也已经搬进了新的办公楼,劳服公司、销售总公司等企业也要陆陆续续地往外搬迁。

红星轧钢厂厂区明显的能看出人员有所减少,部门有所建设。

就连从去年开始日益紧张的办公环境都有所缓解,有的办公室甚至都搬空了。

办公区五座办公楼,一年前大家还挤破脑袋地拼抢办公位置,现在没人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