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都市言情>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414章 先祖乃河东裴氏,今日起都说汉话【求追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4章 先祖乃河东裴氏,今日起都说汉话【求追订】(1 / 2)

裴东显目送礼部的绿袍小官乘坐头一辆四轮马车远去了,便让几个以义子、义女名义带来的仆婢将行李从马车上搬下来。

随后他将剩余十几辆四轮马车打发走,只留下自家在城里买的一辆,这才收了笑容,带着家人走进了眼前离李家村实际还有六七十步远的宅院。

可以看得出,这栋两进宅院是新建的,并且以青砖为主、木料为辅,风格与高丽房屋有明显不同。

那李家村裴东显虽只扫了几眼,却也看得见,村中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宅院可与这座新宅相比,剩余的多是土坯茅草房屋,小部分则是一进的砖木瓦房。

可是在裴东显身后,不论是正妻尹氏和三个妾室,还是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媳,甚至是几个仆婢,在打量这宅院时都一脸的不满和嫌弃。

因为这宅院跟裴氏在高丽的府邸相比差太多了,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进到后院堂屋,裴东显看了眼主座的那把普通木凳,虽然嫌弃,却还是一屁股坐下了。

二儿子裴克武这时终于忍不住了,道:“父亲,这大明朝廷将我家安置在城外村野就罢了,竟只给一栋连寒素之家都不如的两进小院,也太过分了!”

尹氏见状跟着道,“是啊老爷,这么寒酸的房子如何住得人?就是我们裴氏家城之外的远支小宗,宅院也比这要好得多啊。”

裴玄珠亦道:“是啊爹,您看这地没铺地板就算了,连地砖都没铺,都是土灰,怎么下脚?”

其他妾室、儿女也跟着抱怨起来。

“这什么桌椅,我们家仆婢都不用的。”

“离城池也太远了,十几里地,万一有盗贼来抢劫怎么办?”

“房间太少,根本不够住。”

“···”

裴东显本就忧虑烦躁,再听妻妾儿女这一通抱怨,顿时火气直冒,一拍旁边的四方桌,怒道:“都给我闭嘴!”

“一个个嫌弃这嫌弃那,还以为在高丽呢?你们知不知道,此番我裴家若非走了李家的门路,都要跟那崔、金、尹、朴四家一样,被抄家流放了!”

听了这话,顿时没人敢再说什么了。

据裴克文、裴克武几个兄弟所知,此番高丽内附,原来的世家、豪族被大明暗中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王族王氏与几乎要成为王族的李氏。

第二等则是几年前与李氏并列的崔、金、郑、柳、朴、尹、裴、宋、林、曹这十大高丽一流世家。

第三等则是原来的赵、韩、申、权、闵等三十来个二流世家。

至于第四等,就是原高丽各地方的豪族了。

今年开春后,由大明派来的官员在幕后操持,由王氏、李氏出面,从第二等世家中拿下了崔、金、尹、朴四家,从第三等世家中拿下了申、权、闵等十家,皆抄家流放。

有的家中甚至有不少男丁被斩首。

这十四家被拿下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一个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杀鸡骇猴。

因此,后面再有人一暗示,剩余的第二等、第三等世家便主动要求迁徙到大明来,大明这才定下高丽世家迁徙的规矩。

其中,第二等世家嫡脉需迁到京师,主要支脉则迁往各地府城。第三等世家的嫡脉迁往指定行省的省治,支脉则按要求迁往指定州县去。

以甘肃、辽宁、云南、贵州四大行省安置的世家支脉最多。

这么看,他们裴氏能被划入第二等世家,嫡脉获允迁徙到京师来,确实比那些第三等世家和支脉强多了。

说起来,他们走之前可以卖掉屋宅、田地等产业,但如今高丽的世家都要被迁走,豪族也惶惶不可终日,自是没人去买他们的产业——平民倒是想买,却没那个财力。

再加上李氏暗示他们必须限期、尽快迁徙,否则可能有变,裴氏等世家便真的是只带着家中浮财离开的。

当然了,如裴氏这等自高丽开国时就很显赫的一流世家,即便只论浮财,也积累了不少。

他们作为嫡脉,虽不能全占,却也拿了六七成——来大明的时候,他们包了两大艘明国海船;而此番来李家村,帮他们运送行李的四轮马车更是多达十好几辆。

哪怕有些马车载的是人和较大的物件儿,剩余车辆运载的金银财宝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说起来,裴东显并非不知财不露白的道理,可这些金银财宝若留在高丽,哪怕埋藏起来,他也不放心——谁知会不会被人找到挖走呢?

至于说藏在其他东西中运送也没用,人家一看舟船吃水深浅和车辙印,就知道运送的是金银财宝。

所以,他只能提心吊胆地带着数目不菲的金银财宝来京师。

好在这一路上有明军保护,随行官吏、将士也很守规矩,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不过如今他们到了这位于乡野的李家村,没了保护,再留这么多的经营财宝恐怕就会招惹灾祸了。

方才他请那绿袍官员进来喝茶,实际是想就此事请教,奈何人家不答应——事实上,半路上同车而坐时,他就尝试贿赂该官员,差点儿惹得对方翻脸,不然的话,下车后他肯定还要再贿赂一番。

想到这里,裴东显便环视家中众人,道:“既然觉得朝廷安排的宅院寒酸,那我们就去城中再买一栋好些的宅院。”

“克文、克干。”

“儿子在。”老大裴克文、老三裴克干站了起来。

“你们两个这就进城,看是否有合适的宅院卖,最好是在内城的。另外,再打听下在哪里能用金银兑换宝钞。”

“另外,回来时再购买一些腊肉、布匹之类的寻常礼品,明日我好用来拜访李家村的村民。”

“是。”两人应了声,便出门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