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新旧融合’,屋顶还是老瓦,墙面用了隔音材料,地暖、中央空调全装上了。”孙洪鑫边解说边带人参观。
客厅内,北欧风格的灰色布艺沙发与明式圈椅相对而置,茶几是用老门板改制的,表面的木纹与金属支架碰撞出独特的美感。
章雪晴摸着沙发扶手,忽然发现落地窗外的石榴树影正投射在玻璃上,与室内的几何线条交织成画:“孙总,这设计像是把院子种进了客厅。”
“丫头片子眼光毒!”孙洪鑫哈哈大笑,“设计师说这叫‘借景’,跟苏市园林一个道理。”
“您看这玻璃幕墙,”他轻敲玻璃,“冬天看雪落石榴枝,夏天看绿叶筛阳光,比挂幅画还鲜活。”
穿过客厅,便是传统的正房。
房门保留了原有的雕花槅扇,却换上了双层真空玻璃,阳光透过槅扇的“步步锦”棂花,在地面投下精致的光影。
西跨院是整座院子的点睛之笔。
孙洪鑫推开玻璃门,这里改建了一个茶室。
茶室三面环窗,玻璃墙与老砖墙相接处,特意保留了一段裸露的砖缝,青苔在砖缝中悄然生长。
室内摆放着一张胡桃木茶台,茶台下方是透明玻璃,下方的青砖地面上,用白石子摆出了一幅简化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茶室的玻璃墙能旋转,”孙洪鑫演示着电动推杆,玻璃墙缓缓向两侧滑动。
“春秋季打开,就是露天茶座;冬天合上,地暖一开,坐这儿喝茶看雪,比暖气还舒服。”
四人在茶台旁坐下,孙洪鑫亲自烹茶,老岩茶的醇厚与胡同里飘来的咖啡香奇妙地融合。
茶室里,一面墙做成了博古架,陈列着孙洪鑫收藏的文房四宝。
他指着墙上的博古架,“都是老物件,您看这竹制茶则,是明末文人的旧物。”
其中一方端砚引起了王景行的注意:“这是老坑端砚,带鱼脑冻和火捺,少说也有三百年了。”
他轻轻抚摸砚台,触手温润,砚堂内的鱼脑冻如凝固的油脂,火捺纹则像天边的晚霞,正是端砚中的精品。
“王老弟好眼力!”孙洪鑫竖起大拇指,“这套院子我没住过,专门用来接待朋友,您看这智能家居系统,手机就能控制灯光和地暖。”
他掏出手机演示,只见茶室的灯光随着手指滑动逐渐调暗,地暖温度也随之升高,
“现在胡同里这样的院子稀缺,市值2.6亿,您要是喜欢,这套院子再加上这方端砚换您的宋徽宗真迹,怎么样?”
章雪晴忽然想起什刹海院子的厚重,对比此处的现代感,忍不住问王景行:“你更喜欢哪套院子?”
如果自已居住的话,王景行当然更喜欢青云胡同这套。
但什刹海的位置似乎更好。
便说道:“先不急着定,看完第三套再说。”
五块五毛小说网